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实盘配资网网站下载版
在夏伟的记忆里,从长药好运油炸走出去的油炸人很多,但他印象最深的还是袁泽陆和王勤。
前者创立了夸父炸串,将炸串店开到了墨尔本、悉尼、纽约、伦敦等城市,把炸串卖给外国人;后者创立了棣爸油炸,将炸串店开进了娱乐圈,让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的人们都来乐山,买炸串。
6月下旬,第十八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在四川乐山召开,封面新闻派出记者,从乐山出发寻味中国餐饮界的“乐山军团”。7月4日,记者找到乐山长药好运油炸第二代掌门人夏伟,听他讲述乐山油炸串串走出国门、走进娱乐圈,25年发展背后的人生滋味。
油炸串串。受访者 供图
涩
生意竞争大,孩子读书没钱
“找不到门路,看不到出路”
“那些动不动‘50年老店’‘几代人传承’的招牌,不少都是假的。做噱头,吸引眼球。”作为全国知名美食的掌门人,夏伟的表达和油炸串串一样,充满烟火气,全是干货,管饱。
他告诉记者,油炸串串的诞生并无曲折故事,初衷很简单:缺钱,为了挣钱。他坦言,这门手艺曾险些断了传承——相比炸串,他当年更痴迷电脑游戏;他还提到,从长药好运油炸走出的炸串从业者不计其数,可受客观因素所限,“长药好运”连商标都注册不了。
这些故事都要从1999年前后说起。
夏伟(右)。杜卓滨 摄
夏伟的母亲夏小玲,作为长征制药厂职工家属,在厂区农贸市场经营着一家绞肉摊。经营过程中,夏小玲发现很多碎骨细肉没人要,于是试着丢在卤油里炸熟,然后拌调料,像狼牙土豆一样。
“最初是做给自家小朋友吃,味道很好,卤油本来就香,炸肉更香。”夏伟介绍,转变发生在2000年,长征制药厂改制后,工人们下岗,绞肉生意竞争变大,经营不下去,夏伟又即将上高中,家里资金缺口大。
“说白了就是缺钱,我小时候读书不行,考不上高中,又不可能不读书,就必须多交钱,读高价。”夏伟回忆,这一年,父母天天带着愁容,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苦涩的味道,“处于找不到门路,看不到出路的状态。”
5月,多方尝试的夏小玲,模仿着麻辣烫的样子,将家里常吃的卤油炸肉,穿成串进行售卖,取名“长药好运油炸”,并请人用毛笔书写,贴在门头,用作招牌。
辣
每天都像打了鸡血
“有人不知疲惫,也有人千方躲避”
创业很成功,夏小玲一人经营炸串店,每天能给家里带来200元左右的收入。夏伟记得,当时一个工人的工资才500多元一个月。
长药好运油炸养活了夏伟一家。杜卓滨 摄
2001年9月,夏伟便揣着3000多块钱的择校费,到隔壁苏稽镇的一所高中报名——这笔钱,相当于普通工薪家庭半年的收入。
儿子的学费凑齐了,夏小玲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油炸生意上,“每天早上10点左右起床到菜市场买菜,回家穿串,下午油炸店开门,一直干到次日清晨四五点。”夏伟记得,很长时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店铺里忙碌着,“父亲晚上下班会到店里陪她,但能帮的不多。”
15岁的夏伟,并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干这么累的活,“他们每天就像打了鸡血,处于兴奋的状态。”夏伟告诉记者,当时全家人都围着炸串生意,连轴转,客人也很多,生活像熟透了的二荆条,十分火辣。
但也有人畏惧这份火辣,每天都想着法逃避,那个人就是夏伟。
放学后,夏伟会在父母的要求下,到店子里帮忙。但年龄小,玩心重的夏伟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帮工,只要到周边网吧、游戏厅送餐,他都会比预计时间多花费十多二十分钟,“看别人玩游戏,心里充满了羡慕。”
一直到3年后,升了专科,完成烹饪专业的学习,夏伟依旧不愿意帮家里干活。因此,2005年夏伟在家业和入伍之间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入伍,除了军人梦以外,他认为当兵比炸串更轻松。
“我学烹饪想的是当大厨,戴着高高的帽子,穿着洁白的厨师服,没想到毕业就回到家穿串儿、洗碗,受不了,真的受不了。”夏伟回忆起那段火辣的时光,笑着说:“但我现在能理解了,每天能挣别人半个月的工资,没有人不兴奋。”
油炸串串。杜卓滨 摄
甜
炸串养活了我,养活了我的孩子
“还结交了很多朋友,他们有的走得很远”
进入军营,一待就是8年。其间,经人介绍,夏伟认识了现在的妻子。两人网恋一段时间后,便结了婚,那是2012年,夏伟26岁。
一次探亲时,夏伟看到短短几年的时间,父母头发已经花白,每天近19个小时地干活,压弯了母亲的腰,双手长期被油烫伤,不停地长泡、复原,又被烫伤长泡。
因此,2013年,结婚第二年,小两口一合计,夏伟退役回到了乐山,从母亲手里接过了油炸店。
“刚回来接手的时候,很多客人还不习惯,都说味道变了,不少老邻居也热心提建议,我们都一一接受,慢慢就调整好了。”夏伟记得,从2014年开始,油炸店的味道开始定型,持续至今。
夏伟和家人们。受访者供图
20多年来,随着油炸店的经营,夏伟从中学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。长药好运油炸在两代人的手里,养育着三代人,迎来了四邻街坊,和远近食客。食客们在这家小店深夜饮酒,谈理想、谈历史,谈川西路上的梦和隔壁小李新交的女朋友。
但夏伟印象最深的还是袁泽陆。那是2018年的盛夏,7月的一个晚上,袁泽陆调研市场,来到油炸店,吃完串后,主动和夏伟搭话。
夏伟看着油锅里的炸串,和面前这个说普通话的哥们儿,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,从炸串选料聊到锅底卤油,从乐山油炸市场的形成,聊到全国油炸市场的前景。两人越聊越投机,临走时,夏伟将锅里的卤油灌了两个矿泉水瓶,交给袁泽陆。
接下来小半年时间,袁泽陆团队前往乐山十余次,每次坐三个小时飞机到成都,再租车开两个小时到乐山,用三五天的时间,满城吃炸串,造访不下五十家当地老店。最终,在当年12月24日,创立夸父炸串,将炸串店开到了墨尔本、悉尼、纽约、伦敦等城市,把炸串卖给外国人。
聊到夸父炸串的发展,夏伟一直在笑,当问到好运油炸为什么不走远一点时,夏伟推说没有生意头脑。临走时,夏伟才告诉记者,他近几年招了几个学徒,但油炸的口味没有准确的数据表达,他不敢轻易招加盟商,轻易开分店,担心口味失控,会砸了长药好运的招牌。
“目前就很好,这个店子能够让我们一家三代人,天天腻在一起,天天都到店里来实盘配资网网站下载版,天天都能见面。”夏伟说。
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